编导艺考生要做影评分析,首先要掌握电影拍摄的5大景别。
电影是通过镜头讲故事的,之所以好看,摄像机景别的设计与变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景别就是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的范围,分为远景、全景、中景、近景和特写五种。
远景
远景中人物不能超过画框的1/2。
主要用于交代时空背景,类似于小说中的描述: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片大森林。常作为开篇、结尾,或过渡画面,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。
远景是视距最远、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。其视野深远、宽阔,主要表现地理环境、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。
拍摄远景时,摄影机远离被摄物体,画框的空间范围最大,甚至可以拍摄无限大的物体(宇宙,星空,大海),人在画框中呈现为点状。
全景
全景展示人物全身,一般人物占画框的3/4,上下留有余地。当然,只要突破了画框的1/2,可容纳全身即为全景。
用于建立具体的戏剧场景。好像小说中说的:大森林中有一个小木屋,屋中有一个老爷爷。阐明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。
通过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,全景制约着该场面镜头切换中的光线、影调、人物运动及位置。
中景
中景展示人物半身,画框下沿切到人物的膝盖与腰之间。
中景适合交待人物身份,动作,对话。一般故事都是在中景中开始发生的。较全景而言,中景画面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至次要位置,它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。
中景画面中人物的视线、动作线、人和人及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线等,都反映出较强的画面结构线和人物交流区域。
近景
近景画框下沿展示到胸部以上,一般我们拍摄的证件照就属于近景的范围。
因为在近景中人物的腿部和手部的动作都被排除出画框外,主要体现人物的脸部,所以近景一般都是人物对中景中动作的情绪反应,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、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。
如果说远景要的是有意境,那近景就是要拍得传神了,近景拍的够细腻,好像可以看到人物的心理,有非常的交流感。
特写
特写镜头中画框下沿切到人物的肩部以上,特写镜头是最小的景别,理论上没有下限,可以拍摄到无限小。
特写用于强调场景细节。并不是每部戏都需要拍摄特写,有值得强调的镜头才拍摄特写。特写画面内容单一,可起到放大形象、强化内容、突出细节等作用,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。
综上所述,五大景别在电影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如下:
远景 - 时空背景
全景 - 戏剧场景
中景 - 人物动作
近景 - 人物表情
特写 - 场景细节
从叙事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
远景 - 故事发生在哪里?
全景 - 人物在哪里?
中景 - 人物在干什么?
近景 - 人物在想什么?
特写 - 提醒观众注意什么?
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,再看电影时就要注意景别的运用,多加训练才可以写出优秀的影评。